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审计署的领导下,全市审计机关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审计和审计调查913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79.90亿元,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处理事项14件,推动建立健全制度257项。
一是聚焦公共资金,不断深化财政审计。全市审计机关对市、区县两级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17个市级、121个区县级主管预算部门2012年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开展了审计,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审计中突出了四个特点:一是更多地关注预算体系的完整性。除反映了市本级公共财政收支、政府性基金收支的总体情况,还抽查了本市试编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二是更多地关注中央和本市重要政策的贯彻落实,将各单位“三公”经费、会议费的使用管理作为审计重点,促进厉行勤俭节约。三是更多地关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各个审计项目中都关注了绩效问题,同时开展了26项独立型绩效审计项目。四是更多地关注财政运行风险,按照审计署统一部署,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对16个区县开展了政府性债务审计,为政府摸清底数、掌握情况、研判风险、加强管理提供了决策参考。
二是聚焦权力运行,深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全市审计机关以关注权力运行和责任履行为重点,共组织对356名领导干部(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促进依法行政、依法问责。市审计局突出指导性,制订了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意见,举办了全市任期内轮审制度推进视频会,与有关工作党委联合开展了内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专题培训,加大对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力度;突出规范性,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的方式,制订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和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规则。各区县审计局围绕干部管理监督的新要求,不断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三是聚焦城市建设管理,进一步拓展政府投资审计。全市审计机关共组织开展329项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59项跟踪审计,在促进政府投资项目规范管理、资金安全、提高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其中,市审计局重点对51个政府投资项目开展了竣工决算审计,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及使用管理绩效情况、民政信息化建设管理及应用绩效情况开展了审计调查,对上海对口支援喀什地区建设项目、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各区县审计局普遍安排了对公路、水利、学校、医院、公共基础设施、动拆迁等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部分区县根据《上海市审计条例》制订了政府投资审计监督办法。
四是聚焦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审计力度。全市审计机关密切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共组织开展民生类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58项。其中,市审计局根据审计署统一组织,开展了7个区(县)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开展了对新增汽车额度拍卖收入、福利彩票资金募集及公益金使用管理、机构养老绩效情况和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管理绩效情况等5项审计调查,推动落实惠民富民强民政策,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各区县审计局普遍开展了民生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涉及社会保障、教育、“三农”、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推动落实惠民富民强民政策,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
五是聚焦转型发展,抓好资源环境审计。全市审计机关认真落实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计划,深入推进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业务审计的融合,并开展了专项资源环境审计项目37项。市审计局重点围绕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及土地开发利用、城市污水、污泥及垃圾处理等领域,开展了3项审计调查,促进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各区县审计局在各项审计中,都关注了资源环境问题,部分区县审计局对土地资源、节能减排、水利建设、村庄改造、环境整治等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促进本地区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六是集聚“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强化信息系统审计。市审计局重点对民政信息化建设管理及应用的绩效情况开展了审计调查;结合21个审计项目开展了信息系统审计,重点关注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系统风险的可控性、系统运算程序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围绕推广“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精确定位”的数字化审计方式,增强信息化环境下查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集全市审计人员的智慧,采用市区联建模式,积极推进“上海数字化智能审计工程”项目建设。
七是聚焦政府透明运行,进一步加大审计公开力度。市审计局按照市政府重点工作,全年公开了2013年度重点审计项目计划、2012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整改报告、17家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单项审计结果、9个专项审计调查结果以及本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4县2012年发展资金和项目跟踪审计结果。首次公开了7个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结果。各区县审计局单项审计结果公开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全年公告了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专项审计调查结果以及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等单项审计结果共207项。